內容轉自病理柳葉刀 專家表示,有些癌症的發病潛伏期高達10年,常常因為患者的小病被忽視而拖成了癌。
肝炎——延誤治療成肝癌 我國普查報告顯示,肝炎發病史在2年以上的占38%,其次是一年以內的占了24.7%。而在這些患病人群中,由于“拖”到身體實在不舒服,才不得不去醫院檢查發現患有肝病的竟占54.8%。專家介紹,其實臨床上很多肝硬化、肝癌患者都是肝炎、肝病久治不愈拖出來的。這些人常常認為沒有症狀不嚴重,治不治都可以,或者只吃些保肝護肝藥,放任病情發展,等發展到晚期肝硬化、肝癌時後悔都來不及了。
胃潰瘍——疏忽大意成胃癌 說到胃潰瘍,相信很多人都經曆過。但你不知道的是,很多胃癌患者前期都是胃潰瘍引起的。其實胃潰瘍需要治療一個療程後再進行胃鏡檢查,以了解情況。胃不舒服和胃部實際病變的程度不一定吻合,一定要通過胃鏡去裏面瞧一瞧。別等到發展成晚期胃癌了再做胃鏡,那就晚了。
甲狀腺結節——放任不管變成癌 專家介紹,絕大多數人發現甲狀腺結節時,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不用過于擔心。但是,如果就抛在腦後,放任不管,定期不查的話,很有可能變為惡性的甲狀腺結節,即是甲狀腺癌。所以一定要留意觀察,定期檢查。
肺部結節——沒有症狀成肺癌 為什麽很多人一發現肺癌就是晚期?這是因為肺泡上沒有神經纖維,所以肺部沒有感覺。肺部不會像其他器官一樣,出現病變後會有疼痛等知覺。不少人體檢時都會查出“肺部結節”,多數是良性,也不一定就發展成肺癌,但如果短期內一旦長大、變大,就多是肺癌。這時一定要定期檢查,一般3-6個月做一次肺部CT。不要覺得沒有症狀就可以置之不理。
糖尿病——控制不好引發癌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是終身慢性疾病,只要按時服藥,控制好血糖就可以。但你不知道的是,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就會導致胰腺癌。專家介紹,通常大家會把糖尿病分為1 型、2 型,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種3 型糖尿病與胰腺癌緊密相關。當患者出現3 型糖尿病後,在一到兩年內會發生胰腺癌。這是因為胰島素對胰腺癌細胞有直接促生長作用,血糖和遊離脂肪酸也會促進腫瘤細胞增殖。
口腔潰瘍——總是不好變成癌 專家介紹,一般的口腔潰瘍,經過適當治療,7~10天就能痊愈,但如果同一處潰瘍數周甚至一個月還不見好,就可能和口腔癌關系密切了。慢性口腔潰瘍長期就會癌變為口腔癌。
脂肪肝——任由發展成肝癌 現在人們體檢查出脂肪肝很正常,但你不知道的是“脂肪肝”離“肝癌”只有四步。一般B超等檢查顯示肝髒中脂肪量超過5%為輕度脂肪肝,超過10%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不過,這裏的“輕、中、重”只是顯示肝髒中的含脂量,並不能說明肝髒的損害程度。有些人雖然只是輕度脂肪肝,但肝髒損害已經非常嚴重了。經常喝酒、肥胖、患有乙肝的人,如果發現脂肪肝,即使是輕度的,也建議進一步檢查肝纖維化、炎症等相關指標,定期監測肝髒的情況。
在2018年12月9號,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將參與由香港防癌會主辦的年度香港癌症日活動。郭羨妮小姐將擔任活動大使,更邀請到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擔任特邀嘉賓。歡迎您參加我們在尖沙咀九龍公園廣場舉行從上午10:00點至下午6:00點的全天活動!
今年的香港癌症日主題是“防癌攻略,全民踢酒”,與AFCR在傳統與數碼媒體中分享過的公共健康教育信息相呼應。事實上,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數據,已發現以下癌症與飲酒有明顯的因果關係:
頭頸部癌症:每天攝入50克(3.5杯)或更多酒精飲料的人患癌風險更高。
肝癌:酒精飲用是致癌的主要原因。
食管癌:鱗狀細胞癌患者或出生時就缺乏降解酒精酶的人更易患癌。
乳腺癌:一項針對近6萬名女性的研究顯示,每天飲用超過45克的女性患癌風險比非飲酒者增加1.5倍。並且,不論飲酒量多少,所有飲酒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都會升高。
結腸直腸癌:每天攝入50克酒精或更多的人患癌風險會相應增加。
因此,每個成年人都有義務對酒精飲用作出明智的選擇。至少,適度飲用應成為一個基本的指導原則。
在2018年12月9日活動當天會有醫生分享最新癌症資訊、VTC交響樂團、Singing Rainbow歌舞表演、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大腸癌、乳癌、前列腺癌篩查)、癌症預防及早探測輔導服務、中醫健康咨詢、精美紀念品、綜合表演及攤位遊戲等您來。這是一個適合全家參與的活動,AFCR希望能在那裡見到您!
2018 USCACA-AFCR 優秀學者獎, 十一月十七日,天津
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中抗癌協會將2018年度USCACA-AFCR優秀青年學者獎授予六位年輕的中國癌症科學家。颁奖仪式将于2018年11月17日在天津举办的第三屆國際癌症轉化研究大會期間舉行。學者們將分別獲得該獎項的證書和1000美元的支票。
越來越多的中國研究人員和醫生因在促進中國和世界生物醫學研究,特別是在腫瘤研究方面做出顯著的貢獻而得以公認。今年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聯合美中抗癌協會選出6名優秀青年學者,以表彰他們在基礎或臨床腫瘤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這裡我們鄭重地向您介紹這6名2018年度 USCACA-AFCR優秀青年學者獎獲得者。他們是:
李新建博士,中國科學院感染與免疫重點研究室
岳東升博士,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研究所,轉化研究課題負責人(PI)
汪嬿如博士、醫學博士,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腫瘤中心放療科住院醫師
張幸鼎博士,中山大學醫學院,藥理學教授
石璞玉醫學博士,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系腫瘤內科住院醫師
宋萬通博士,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癌症免疫學副教授
這些獲獎者被邀請總結一下他們在癌症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如他們所言,這些優秀青年學者在美國導師的指導下收到了很好的培訓,揭示了人類癌症發生和進展的潛在機制,找到了治療癌症病人的新方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現。
该奖项的最終目標是通過實驗室研究向臨床醫學轉化以加快抗癌新藥的開發,共享理論和實驗方面的最佳成果,促進中美兩國臨床腫瘤藥物開發。
原文摘自菠蘿因子
十一國慶,眾人矚目的2018諾貝爾獎終於揭開面紗,第一個揭曉的是醫學和生理學獎:熱門了多年的腫瘤免疫療法終於得獎了!獲獎者為美國科學家James P. Allison(詹姆斯) ·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Tasuku Honjo(本庶佑)。
下面是菠蘿今天被問得最多的十個問題,看完應該就可以在這幾天的飯局上和大家談笑風生了。
1:James Allison和Tasuku Honjo為什麼獲得諾貝爾獎?
他們二人的研究工作,極大推動了腫瘤免疫研究領域,最終引出了PD-1 / CTLA-4抑製劑等免疫藥物的產生。
艾利森的主要貢獻是首次在動物模型上證明了抑制CTLA-4能控制腫瘤生長,推動了CTLA-4抗體的轉化醫學,並最終促成了CTLA-4抑製劑Yervoy成為第一個上市的新型免疫藥物。
本庶佑的貢獻是發現了免疫系統的PD-1信號通路,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值得一提的是,他本身是傑出的免疫學家,但並沒有在腫瘤免疫領域有太多貢獻。但由於諾獎給的是開創性工作,而這個信號通路後來被證明對腫瘤免疫極其重要,因此他得獎應該是可以預見的。
這兩位科學家得獎實至名歸,因為腫瘤免疫治療實在是劃時代的革命。但很多科學家都在這個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是否應該有第三個人得獎?如果有,誰應該是第三個人?這些問題爭議非常大,有科學,也有政治,這裡就不討論了。就個人而言,陳列平教授毫無疑問在腫瘤免疫領域做出了非常傑出而且持續的貢獻,這次是遺憾的。無論是否得諾獎,他的貢獻都不會被忘記,也期待更多來自他團隊的突破,畢竟現在的免疫治療還遠不夠完美。
除此之外,我們也不能忘記諾獎背後的無名英雄。這次的諾獎表面上給了基礎科研,但讓他們獲獎的,其實是轉化醫學和臨床醫學。如果沒有對應免疫藥物的出現, PD-1和CTLA-4信號通路的研究不可能獲獎。而免疫藥物的出現,需要成千上萬科學家,醫務人員,患者的參與和奉獻。大家同心協力,才促進了抗癌領域新的突破!
2:免疫療法為什麼是革命性的?
免疫治療之所以讓人激動,主要因為三點:
第一,免疫療法能治療已經廣泛轉移的晚期癌症。部分標準療法全部失敗的晚期癌症患者,使用免疫治療後,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免疫療法有“生存拖尾效應”。響應免疫療法的患者,有很大機會高質量長期存活,這批曾經被判死刑的晚期癌症患者通常被稱為“超級倖存者”!在黑色素瘤,肺癌,腎癌等患者中,免疫療法都製造出了一批“超級倖存者”,最初接受治療的一批患者,很多已經存活了10年以上!這種“拖尾效應”是免疫藥物和化療或靶向藥物最大的區別。
第三,免疫療法是廣譜型的,可以治療很多種不同的癌症。異病同治成為了現實。
3:哪些免疫療法是靠譜的?
當年的“魏則西事件”證明了並不是所有的“免疫療法”都是一樣的。為了避免類似悲劇,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強監管,防止無效療法氾濫,另一方面,患者家庭自己要多了解被證明有效的免疫療法。
那到底哪些療法被證明了療效呢?
對於科研者和投資者,這個問題很複雜,因為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每時每刻都有新的數據,隨時都可能出現新的有效的免疫療法。但對於中國患者,主要考慮已經中國上市或能在中國參與臨床的療法,答案則簡單得多:
對於多數實體瘤患者,現在需要關注的就是“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包括PD-1 / PD-L1抑製劑,CTLA-4抑製劑等。這類藥物對部分實體瘤,比如肺癌,黑色素瘤,腎癌,膀胱癌,頭頸癌等效果不錯。
另一個更小眾,但值得血液癌症患者重點關注的免疫療法是CAR-T細胞療法,它對乙系急淋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患者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淋巴瘤比較特別,它兼有血液癌和實體瘤的一些特點,根據不同淋巴瘤亞型,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和CAR-T療法都可能有效。
其它很多療法,包括溶瘤病毒,TIL,TCR-T,咬雙抗等,都在某些患者身上起效,但目前在中國還沒有上市。暫時就不討論了。
4:免疫療法到底怎麼工作的?
免疫細胞是我們身體的保護神,正常情況下,能清除掉一看就不是好人的“癌細胞”。免疫細胞清除癌細胞需要兩個重要步驟,第一步是識別,第二步是消滅。
首先是識別。免疫細胞需要識別腫瘤細胞的一些表面特徵,發現它是壞蛋。這就像巡警從髮型,衣著,紋身等綜合外表信息,判斷街上一個人是不是黑社會。
然後是消滅。警察光知道一個人是黑社會並沒有用,還需要能剷除他們。同樣道理,免疫細胞也不能光發現癌細胞,還需要清除它。
癌症的發生,說明免疫細胞的監管作用失靈了,這叫做“免疫逃逸”。識別和消滅這兩步之中,至少其中一個出了問題。
有些時候,“識別”會出問題,因為癌細胞通過偽裝,外表怎麼看怎麼像好人,免疫細胞無法識別。還有些時候,“消滅”這一步出了問題。免疫細胞明明識別了癌細胞,但卻沒啥反應,變成“圍觀吃瓜警察”。通常,這是因為癌細胞很聰明,它們能給免疫細胞發送各種信號,來抑制免疫細胞的活性。就像壞蛋給警察送禮一樣,讓它們“高抬貴手”。
免疫療法,就是要修復這些缺陷,幫助免疫細胞識別癌細胞,或者幫助免疫細胞消滅癌細胞。
之前提到的CAR-T免疫細胞療法,主要是幫助識別癌細胞,而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則主要是幫助消滅癌細胞。
5: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的原理是什麼?
免疫檢查點抑製劑是目前最受關注的免疫療法,因為它適應症很廣,在很多實體瘤裡,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目前國外已經上市的免疫檢查點抑製劑有三種,按照上市時間,分別是CTLA-4抑製劑,PD-1抑製劑,和PD-L1抑製劑相。對於CTLA-4藥物,PD-1 / PD -L1抑製劑副作用更小,而且整體療效更好。目前普遍認為,它們會成為未來癌症治療的中堅力量。
那PD-1 / PD-L1這樣的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到底是怎麼起效的呢?簡單而言,是幫助已經識別癌細胞,但處在“吃瓜群眾”狀態的免疫細胞,重獲戰鬥力。
PD-1 / PD-L1這倆蛋白,平時的功能是為了防止免疫細胞誤傷正常細胞。正常細胞表面表達PD-L1,免疫細胞表面表達PD-1,它倆是一對鴛鴦,一旦結合,免疫細胞就知道,對方是好細胞。
但這個機制被一些聰明的癌細胞學會了,成為癌細胞抑制免疫細胞的一個關鍵套路。癌細胞通過表達大量PD-L1蛋白來結合免疫細胞表面的PD-1。從而欺騙免疫細胞,傳遞一個錯誤信號:對方是好細胞,別殺死它。
PD-1抑製劑也好,PD-L1抑製劑也好,作用原理很類似,就是棒打鴛鴦,把它倆強行拆開,從而打破這種抑制。消除了抑制以後,免疫細胞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對癌細胞開展攻擊。
6:上市的PD-1 / PD-L1類免疫藥有哪些?
截止目前,已有5種PD-1抑製劑在歐美幾十個國家上市,包括2種PD-1抗體和3種PD-L1抗體分別是:
Nivolumab(商品名Opdivo,簡稱ö藥);
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簡稱ķ藥);
Atezolizumab(商品名Tecentriq,簡稱Ť藥);
Avelumab(商品名Bavencio,簡稱乙藥);
Durvalumab(商品名Imfinzi,簡稱我藥)。
國產的類似藥物有很多,但都還沒上市,有幾家比較領先,包括信達,恆瑞,君實和百濟,不出意外的話,應該都會盡快上市。
7:使用PD-1 / PD-L1免疫療法之前需要做基因測序麼?
使用靶向藥物之前,我們都需要先進行基因測序,只有攜帶特定基因突變的患者,才被推薦使用某種靶向藥物。比如,用EGFR靶向藥之前應該檢測EGFR基因突變,用ALK靶向藥物前應該檢測ALK基因融合。
那使用免疫療法,比如PD-1抑製劑之前,也必須做基因測序麼?
不必須,但可以考慮。
為什麼不必須呢?
因為免疫系統和基因突變關係很複雜,目前無法用簡單基因檢測來準確預測免疫療法效果。
但為什麼可以考慮呢?
因為還是能有一些幫助和提示。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基因測序獲取“腫瘤突變負荷(TMB)”的信息.TMB高的患者,響應PD1類療法的概率會提高。另一方面,具有某些突變的腫瘤,幾乎可以確定不響應腫瘤療法,比如KRAS和STK11雙突變的肺腺癌。這些患者進行測序確認後,應該優先考慮其它療法。
如何找到更好的“療效預測標記物”(生物標記物),篩選合適的患者使用PD-1 / PD-L1抑製劑是目前整個腫瘤免疫治療領域最熱火朝天的研究課題。基因檢測是否有必要,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未來找到什麼樣的生物標記物。
8:PD-1 / PD-L1類免疫藥物到底在什麼腫瘤類型中有效?
這類免疫藥屬於廣譜抗癌藥,對多種癌症都能起效.O藥(Opdivo)和ķ藥(Keytruda)的行組合是臨床數據最多的,他們各自都因為數據良好,在很多個適應症中被批准了。
比如ø藥,已獲批15個適應症,用於治療8種不同的腫瘤,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癌,霍奇金淋巴瘤,頭頸癌,膀胱癌,MSI-H型結直腸癌和肝癌。
而ķ藥也不少。
9:PD-1類免疫療法效果如何?
在某些患者中,免疫療法效果不錯,比如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或是MSI-H / dMMR亞型的患者。
但如果完全不加檢測和挑選(比如PD-L1蛋白檢測和TMB檢測),在絕大多數實體瘤患者中,單獨使用PD-1抑製劑的有效率其實並不高:通常在10%-25 %左右。如何提高免疫療法有效率,是下一步研究的重中之中。
更詳細的數據可以看以前整理的一篇文章:50篇文章數據大匯總:免疫藥物療效到底如何?
10:PD-1抑製劑的副作用如何如何處理?
免疫療法的副作用整體而言顯著小於傳統的化療,也小於多靶點的靶向藥物。由於它作用機制是激活免疫系統,因此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過度激活導致的發熱,乏力,頭暈,全身肌肉酸痛,嗜睡等,通常都不嚴重,對症處理即可,比如用退燒藥,止痛,多休息等。
5%-10%的患者,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免疫相關反應:比如甲狀腺炎症,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腸炎,免疫性肝炎,甚至免疫性心肌炎這些問題需要及時處理,如果發現不及時,甚至可能發生致命的事故。隨著免疫療法的流行,基層醫生盡快熟悉和掌握免疫療法副作用的處理,至關重要。
總之,恭喜獲得諾獎的科學家。但在努力把癌症變成慢性病的路上,諾獎遠不是終點,大家繼續一起努力!
致敬生命!
美中抗癌協會攜手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誠邀您參與2018優秀學者獎的提名
基於學者們在轉化型或臨床癌症研究上的傑出貢獻,該獎項將頒發給4-5名中國青年研究人員。
候選人是所有先前在美國留学,近兩年才回國,且目前在中國從事轉化型或臨床癌症研究的中國研究人員。獎項的評選標準將基於候選人的傑出成就,在美留学期間及回國之後的兩段經歷均可納入考量範圍。最終的獲獎者將被授予一座榮譽獎盃及1000美元獎金。
2018年度的獎項將在2018年11月16日-18日中國天津舉行的第三屆癌症轉化研究國際會議(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ncer Translational Research)期間予以公布。
是否是美中抗癌协会會員與提名資格之間並無必要聯繫。提名名單需通過郵件附件形式發送給美中抗癌協會主席魏慶義博士(weiqingyi@gmail.com)。截止日期為美國東部時間2018年9月30日午夜12點。
所需材料如下:
提交一份推薦信給評審委員會,簡要介紹候選人的成就(一頁)
候選人簡歷,需列出候選人發表過的論文
候選人的研究計畫(一頁)
擔保信:一份來自美國的導師,另一份由目前在華工作的主管/教授/院長撰寫
請將上述材料整合為一個文件再進行上傳
截止日期:2018年9月30日
要了解更多信息並加入USCACA,請訪問:https://www.uscaca.org
要了解有關AFCR的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dev.afcr.org.hk/
順時針方向:AFCR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巴素娟博士,ECI創始人Andrew Forrest先生,中國藥促會執行會長宋瑞霖先生
聯結國際合作夥伴
近幾個月以來,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AFCR)與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中國藥促會)和杜絕癌症倡議組織(ECI)這兩個亞太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中國藥促會是旨在促進醫藥行業科研創新發展的非營利性全國性一級社會團體組織,擁有139家會員單位;ECI抗癌組織下屬於Minderoo基金會,一家由澳洲礦業巨頭、FMG集團總裁Andrew Forrest創建的慈善機構。
中國藥促會,ECI,以及AFCR和我們在美國的長期合作夥伴全美癌症研究基金會攜手共進,於4月13日在北京聯合主辦了中國腦癌攻關圓桌會議。會議匯聚了來自大陸、香港、美國和澳大利亞政府,實業,慈善,臨床,大學和投資機構的三十多位決策者,專注於如何在上述國家和地區抗擊腦癌這一疾病。
與會嘉賓:癌症科學專家與政策制定者
會議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的新院址舉行。經AFCR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巴素娟博士斡旋,各主辦組織得以合作無間。會議主持人是李文斌教授,同時擔任首都醫科大學醫院事務管理處處長和北京天壇醫院神經腫瘤綜合治療病區主任。巴博士和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教授,ECI創始人Andrew Forrest先生,中國藥促會執行會長宋瑞霖先生相繼發表演說。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曾益新,作為深諳專業知識的中央要員也鼎力相助。
會議當天的亮點是兩位ECI政策推進和臨床科學委員會成員所作的演講,介紹了ECI 的組織指導原則,以及目前與中國、英國等地腦癌研究團隊合作的目標。兩位委員分別是德州大學MD Anderson癌症中心前院長Ronald DePinho博士和神經腫瘤科主任翁維鈞博士,翁博士同時任職AFCR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
會議議程也包括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化妝品註冊管理司副司長李金菊女士,她的報告主旨是腦癌藥物的優先審評審批和拓展性臨床試驗方面的最新情報。
承諾與未來
會議的總結討論環節由巴博士、DePinho博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程書鈞院士和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學系主任趙繼宗院士主持,圍繞“適應性臨床試驗平台、國際合作促進癌症研究、大數據驅動下的創新癌症療法和潛在的資金來源和定向支持”等話題進行。
會議結束時,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達成一致,彼此激勵,致力於:搜索腦癌治療新目標,合作開發創新性藥物,共同創制工作計劃與指南,加速市場開發和進口審批流程,在中國及其他地區提升腦癌研究投資基金,以及竭力宣傳腦癌相關的各項工作。
2018鼻咽癌戈登學術會議將於6月24日至29日在香港科技大學舉行,200位來自亞洲和全球其他地區的頭頸部腫瘤和相關專家將匯聚一堂,而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 AFCR)很榮幸能夠再次支持此次活動。
戈登學術會議是系列非營利性活動,可追溯到1931年,官方定義是“為生物、化學和物理科學前沿研究以及相關技術展示和討論而設的國際論壇”。該組織總部設在美國羅德島州,以發起這項活動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化學教授的名字命名,每年在世界各地舉辦300多場會議和研討會,受到了全球科學界各領域的普遍高度重視。這是繼首屆鼻咽癌戈登學術會議兩年後舉辦的第二屆鼻咽癌戈登學術會議。其中,首屆鼻咽癌戈登學術會議於2016年6月26日至7月1日在香港科技大學舉辦,同樣匯聚了鼻咽癌的精英研究人員。鼻咽癌是一種侵襲性極強的惡性腫瘤,在中國南方和東南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但在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區很少見。
據世界衛生組織2012年GLOBOCAN研究報告,鼻腔癌(頭頸部腫瘤的一種)最初在咽上部、鼻後部形成,患者僅佔全球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數的0.6%。與肺癌相比,肺癌患者佔所有癌症病例的16.8%,死亡人數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20.6%。
但鼻咽癌一直被稱為亞洲的“地方病”。事實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直接將“中國(或亞洲)血統”列為罹患鼻咽癌的四大風險因素之一。世界上鼻咽癌發病率最高的20個國家中有11個在環太平洋地區,包括薩摩亞(第20)、中國(第18)、菲律賓(第13)、泰國(第12)、柬埔寨(第9)、緬甸(第8)、文萊(第5)、越南(第4)、印度尼西亞(第3)、新加坡(第2)和馬來西亞(第1)。各國女性鼻咽癌患病率排名也與上述國家排名大體相似。值得慶幸的是,由於中國地廣人多,北方各省男性死亡率都很低,拉低了中國鼻咽癌總體死亡率在世界上的排名,但仍然高居第23位。例如,中國南部廣東和廣西兩省的死亡率至少和印度尼西亞持平,亦即每10萬人中就有5人死亡,是世界上最高的全國鼻咽癌死亡率。
亞洲人罹患鼻咽癌的風險顯然高出世界其他地區群體,而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的使命是為科學家提供資金,為研究和解決亞洲地區相關癌症問題提供平台。上述兩組事實促使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為鼻咽癌戈登學術會議2018提供支持。香港大學的曹世華博士是今年會議的聯合主席,也是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科學顧問委員會的成員。同樣來自香港大學的龍李梅瑞博士是鼻咽癌戈登學術會議2016的聯合主席,也是今年的專題演講嘉賓。過去她在鼻咽癌和食道癌遺傳基礎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由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資助)獲得了廣泛的認可。通過為在香港舉辦的鼻咽癌戈登學術會議2018提供支持,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致力於共同打造匯集腫瘤學、流行病學及其他專家的六天高強度專題會議,為亞洲地區大規模來襲的不速之客——鼻咽癌——尋求更好的治療方案。
欲了解更多關於鼻咽癌戈登學術會議2018的信息,請訪問以下網址:www.grc.org/nasopharyngeal-carcinoma-conference/2018/
▲本研究的負責人是免疫療法大牛Steven A. Rosenberg教授(圖片來源:By Rhoda Baer (Photographer)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原創: 學術經緯 學術經緯
今日,《自然》子刊《Nature Medicine》刊登了一項重磅研究。一名罹患晚期轉移性乳腺癌的患者,在經過自身免疫細胞的治療後,全身的腫瘤竟消失得無影無踪! 《Nature Medicine》的評論指出,“這是T細胞免疫療法首次成功應用於晚期乳腺癌”。
本研究來自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CI),通訊作者是免疫療法大牛Steven A. Rosenberg教授。在一項臨床研究中,研究人員們見到了一名49歲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她的乳腺癌已經發展到了晚期,對多種療法都產生了耐受。用通俗的話說,她已經“無藥可治”。
“當癌症開始轉移,許多人就會死去,” Rosenberg教授說道:“對於轉移性癌症,我們還沒有有效的清除方法。” 醫生們估計,這名患者最多還有幾個月可活。
▲該研究的治療流程(圖片來源:《Nature Medicine》)
也許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這名患者決定參與一項細胞療法的臨床試驗。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們先對她的腫瘤進行了測序,並在乳腺癌細胞裡找到了62種不同的突變。然後,研究人員們在她的腫瘤裡尋找腫瘤浸潤性T細胞。此類免疫細胞有望能識別腫瘤特異的抗原。
在分離出這些T細胞後,研究人員立刻開始分析,免疫細胞能否識別這名乳腺癌患者的獨有突變。分析的結果並不是很樂觀。在62種突變裡,這些T細胞僅能識別其中4種。
但科學家們沒有放棄任何一線生機。由於這些T細胞的數量太少,作用有限,科學家們決定對它們進行大量擴增,再輸回到患者體內。在擴增T細胞的期間,這名患者也用上了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將免疫系統的狀態調整至最佳。
▲22個月後,這名患者的腫瘤(黃色箭頭)消失得無影無踪(圖片來源:《Nature Medicine》)
當900億個免疫細胞被輸入患者體內後,奇蹟出現了。在6個月後的第一次隨訪時,患者的目標腫瘤負擔銳減一半。而在治療後的第22個月,從醫學影像上看,所有腫瘤都消失了!
研究人員們在分析中指出,同時對多種突變進行治療,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腫瘤出現耐藥的可能——如果只針對一種突變,剩下的癌細胞尚有喘息和變異之機;而同時針對多種突變,則像是對腫瘤進行了“地毯式轟炸”,不給它們留下任何機會。
“許多導致癌症的突變,到頭來成為了我們消滅它們的阿喀琉斯之踵,這非常具有諷刺意味,” Rosenberg教授說道:“而同時針對多種突變進行治療,是成功的關鍵。”
這一結果對於癌症治療領域而言,可以說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在美國,大約90%的癌症死亡病例,是由結直腸癌、胰腺癌、乳腺癌、以及肺癌等常見癌症所引起的,而這些癌症的病灶附近,往往都能找到腫瘤浸潤T淋巴細胞的踪影。如果本項研究中的發現能在不同癌症裡得到大規模的重複,將徹底改變人類對癌症的治療格局。
“我們利用患者自己的淋巴細胞來治療癌症。它們是純天然的T細胞,沒有經過任何基因改造。這是你能想到的最為個體化的治療方法。” Rosenberg教授補充說。
參考資料:
[1] Immune recognition of somatic mutations leading to complete durable regression i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2] Targeting the cancer mutanome…
香港上市新規已經生效幾周了,毫無疑問,香港資本市場將迎來生物科技發展的新時代。啟程之際,我們對未來既充滿了信心與期待,也不免對旅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雨有一些忐忑和緊張。未來的旅程注定不會平坦,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在此,我想與大家分享我對一些問題的思考。
修改後的香港上市新規第一次向連收入都沒有的生物科技公司敞開了大門,你們為什麼邁出了這麼大膽的一步,而且這個門為何只對生物科技公司開放?
一般來說,沒有收入的公司都處於高風險的早期發展階段,投資者很難有可靠的標尺來判斷公司發展前景和投資風險,所以我們以前的上市規則不接受沒有營業收入的公司來上市。但是,生物科技公司比較特別,因為它們的產品研發、製造和銷售過程都受到國家醫藥監管當局的嚴格監管,它們每一階段的發展都有清晰明確的監管標準和尺度,這一特點使得生物科技公司可以在資本市場上提供財務指標以外的清晰具體的披露,供投資者來判斷投資風險。
而且,一個服務實體經濟的資本市場,不能光想著怎麼在企業富貴時錦上添花,更應該考慮如何為推動社會進步的行業雪中送炭。生物科技行業的發展關係著人類的命運,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應該在這一重大科技革命中擔當重任,發揮我們資本市場的優勢,為生物科技行業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很高尚,但是風險也很大,因為生活在嚴冬中的人更容易凍死。與其它行業相比,生物科技行業有哪些特殊的投資風險?
首先,生物科技公司的產品研發週期長,一種新藥從研發到最後獲批在市場銷售,短則三四年,長則達十年。
第二,由於生物科技公司的產品事關公眾健康,受到政府嚴格監管,在獲批生產前幾乎不可能有營業收入,因此它們的產品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第三,生物科技公司的產品研發失敗風險高,例如,一些研發中的創新藥物即使通過了一期和二期臨床測試,在三期臨床測試中失敗的也比比皆是。即使通過了所有臨床測試,監管當局也有可能因為其他因素不批准該產品上市。
除了上述上市公司本身的風險之外,投資生物科技板塊可能還面臨兩大市場風險:
一是股價波動風險。生物科技板塊不同於一般的行業,它們上市後的表現容易兩極分化,要麼大喜,要麼大悲,由於新產品的研發成敗與是否通過審批決定著生物科技公司的生死,任何有關產品研發與監管審批進程的信息都容易給股價帶來劇烈波動。
二是內幕交易的風險。由於高度的專業性和信息嚴重不對稱,生物科技板塊內幕交易的風險會明顯高於其他板塊。一方面,有關產品研發的信息對於股價的刺激明顯高於其他行業,內幕交易的潛在回報高;另一方面,生物科技行業的產品審批受到產品安全性和療效、社會需求、醫改政策、監管取向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並非所有信息都是透明的,由於公開信息比較有限,產品獲批的可預見性非常低,內幕交易的空間顯著高於其他行業。
由於生物科技行業的這些特徵,國際市場上涉足生物科技公司的投資者多是擁有較高分析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的機構投資者,散戶鮮有參與。
既然風險這麼高,你們為什麼不把上市門檻定高,把風險高的公司都擋在門外?
我們沒有按照這個邏輯來思考。最高的門檻就是把門關起來,或者根本不開門。既然已經決定打開門,就必須努力在發展和審慎之間尋求合理的平衡。門檻主要設定在最小市值和臨床測試進度方面:如果門檻設的太低,可能會把過高風險的公司放進來,不利於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如果門檻設的太高,又無法滿足生物科技行業的合理融資需求,而且可能把很多急需資金的好公司擋在門外,讓投資者錯失良機。
我們在設定上市規則時特別諮詢了很多業內專家的意見,盡量在控制風險和豐富投融資機遇之間尋找合理平衡點。我們最終選擇設定了15億港元市值和已通過一期臨床測試、即將進入二期臨床測試這兩大主要上市門檻,並根據行業特點為此類上市公司設定了特殊的訊息披露要求,以幫助投資者判斷投資風險。
如果門檻不是很高的話,交易所是不是應該嚴格把關,只放好公司進來,把濫竽充數的公司擋在門外?
交易所的確會嚴格把關,但把關的焦點是在訊息披露上,而不是實質性前端審查。上市門檻是客觀標準,公司一旦達標,交易所就不能通過任意改變門檻或用其他主觀判斷來對個案公司進行取捨審查,只能嚴格要求公司詳盡準確披露所有投資者應該知道的信息。
必須指出的是,作為市場的營運者和監管者,我們永遠不可能比市場更聰明,無論監管者怎麼用心審核,都沒有辦法將所有的壞公司擋在市場之外,更不可能為投資者做出決策。
如果交易所沒有市場聰明,那交易所組織的生物科技諮詢小組是行業的專家,他們是不是有火眼金睛能夠幫投資者把關呢?
答案是否定的,生物科技諮詢小組不是法定機構,只是聯交所和香港證監會的顧問,完全不參與上市申請個案的審批。為保證公平公正和避免利益衝突,諮詢小組的運作會有嚴格的防火牆機制。小組的主要工作功能是幫助聯交所上市科和上市委員會瞭解生物科技中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制定詳盡和專業的披露指引,並在實踐中幫助核查招股書中的專業披露內容。換句話說,生物科技諮詢小組成員是被動的顧問,不是主動的審查者,寄望生物科技諮詢小組把關審核不僅不現實,更是對其功能的嚴重誤解。
既然生物科技板塊風險這麼大,監管者又不能通過前端實質審查來確保質量,交易所是不是應該主動控制上市數量與節奏,避免過熱炒作?
的確,我們好不容易才凝聚市場共識修改上市規則,邁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秀的第一步。最希望看到的是市場穩步發展、細水長流,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公司一擁而上、紮堆上市,投資者不加思索爆炒這些生物科技新秀的股票,透支上市公司的盈利前景,最後一旦有什麼消息刺破股價泡沫,斷崖式的股價暴跌會令投資者損失慘重,更令市場對生物科技望而生畏,只餘一地雞毛。這樣的情景在美國、歐洲和台灣都曾經上演過,暴漲暴跌不僅背離了我們想讓投資者分享生物科技成長紅利的善良初衷,也會對香港來之不易的生物科技孵化環境帶來傷害。
正因為此,我非常理解大家為什麼希望交易所主動管理入市規模與節奏。但是,香港一向信奉法治精神、程序正義和市場至上的監管邏輯,我們不認為監管者應該替市場做主,人為地干預正常市場運作機制。我們的任務是確定清晰明瞭的規則,聚焦真實適時披露,事後嚴格執法懲治。我們不可能有科學合理的方法調整市場供需,即使我們能夠公平合理地管理公司入市節奏,也無法保證生物科技板塊一定成功或能夠幫助投資者規避風險。即使這樣的「流量管理」在短期內也許能夠人為地保持市場供需平衡,它一定會為我們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帶來其他不良後果。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投資者,在生物科技板塊的發展歷程中都必須經歷市場的磨練與洗禮,沒有捷徑可行。無論這些上市的生物科技新秀最終是鳳凰涅槃,還是一敗塗地,都是投資者必須面對和接受的現實與風險。如果想讓香港的生物科技板塊成長為參天大樹,就不能把它們放在呵護下的溫室裡。因此,儘管「流量管理」這個想法的出發點很好,但它不符合香港市場的基因和基本邏輯,我們也不會採用。
那投資者應該怎麼做呢?
投資者在買賣生物科技公司的股票之前一定要仔細研究上市公司的產品研發、臨床實驗結果和監管程序等細節,為自己的投資負責。而且,鑒於生物科技行業的專業性和複雜性,投資這一板塊需要瞭解足夠的專業知識和行業背景,這樣的投資機遇只屬於擁有豐富投資經驗和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成熟投資者(主要為機構投資者),生物科技公司並不適合所有的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散戶。
要防止這個板塊過早過熱引發崩盤,我想提醒投資者,尤其是對生物科技不熟悉的中小散戶投資者,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冷靜,冷靜,再冷靜!
如果你看不懂生物科技公司的招股說明書,請千萬不要投資;如果你對生物科技行業的政策與發展不甚瞭解,請千萬不要投資;如果你的心臟不能承受股價一天漲跌20%甚至更高的波動,請千萬不要投資。如果你不能接受投資的股票價值有可能歸零的風險,請千萬不要投資。
那非專業的散戶投資者可以怎樣參與生物科技板塊的投資呢?
從國際市場的經驗來看,香港生物科技板塊可能還需要幾年才能全面成熟。我們的市場才剛剛起步,從生物科技行業分析師等專業人才的儲備、專業投資機構的積聚、再到整個生態環境的成熟,都需要時間沉澱。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一定要打好,最初上市的一批生物科技公司的市場表現將對市場長遠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我建議對於生物科技瞭解有限的散戶投資者應該先觀察再試水,在機構投資者與上市公司充分互動和博弈、形成穩定的價格趨勢之後再逐步嘗試。此外,鑒於生物科技板塊的特殊性,個股投資風險很高,如果能用一籃子個股組合的方式來投資可以分散風險,東方不亮西方亮,投資者可以在數十間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後,通過投資相關生物科技指數基金來分享這一板塊的整體機遇。
總之,生物科技板塊的啟航來之不易,需要我們共同珍惜它、守護它。因此,接下來我們希望能夠與業界和媒體攜手,多做一些生物科技的投資者教育工作,幫助投資者走近生物科技行業。同時,我們也歡迎市場各界多提寶貴建議,幫助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完善對生物科技類上市公司的披露要求和監管。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假以時日,香港一定可以發展成為一個孕育生物科技創新的搖籃。
讓科技改變生活,讓科技改善健康,讓科技延續生命。有了生物科技板塊,我敢大膽夢想,讓我們一起活到120歲!
信息來源:https://www.hkexgroup.com/media-centre/charles-li-direct/2018/bracing-for-the-ups-and-downs-of-biotech?sc_lang=zh-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