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國是全球食管癌最高發國家之一,發病率遠超過歐美髮達國家。根據《中國癌症統計》,僅2015年,中國就有48萬人被新診斷為食管癌,38萬人因此而去世。
問題來了,到底為什麼中國食管癌這麼多?
腫瘤整體是“老年病”,絕大多數腫瘤都在發達國家發病率更高。但只有五種常見腫瘤例外,它們在發展中的國家,尤其是中國更高發。這就是著名的“五小強”: 肝癌、胃癌、食管癌、宮頸癌和鼻咽癌 。研究發現,這五種腫瘤在中國高發,主要還是後天引起的,包括生活方式和環境。
食管癌也不例外。
不難想像,食管作為每個人吃喝的必經管道,患癌肯定和飲食習慣密切相關。
中國人有一個傳統習慣,可能讓食管癌風險大幅上升,那就是“趁熱喝”。 我記得從很小的時候,就經常都有人端一碗很燙的湯給我,叫我“趁熱喝”。
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喝太燙的東西會增加食管癌風險。今年初發表在《國際癌症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再次證明了相關性。很多人不知道,伊朗東北部也是食管癌高發地區。當地很多人有個習慣,就是喝很燙的茶。研究者調研了5萬多名那裡的中老年人,發現喜歡喝燙茶的人,得食管癌的概率比不喝燙茶的人高90%!
正是由於類似的這些研究,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第一次把65℃以上的飲品,統統定義為2A類致癌物。
注意, 理論上是任何65℃以上的飲品,不管是咖啡,茶,還是你媽媽煲的湯。
咖啡和茶裡都含有一些有益的化合物,有研究甚至表明喝咖啡或喝茶或許能防癌。大家愛喝就喝點兒,但請放涼點再喝。
真正可能致癌的其實是裡面的, 太燙的水 !
(二)
所以,為啥長期喝太燙的東西可能致癌?
因為它會造成食管的損傷和修復。
就像開水弄到手上會燙破皮一樣,喝太燙的東西會破壞食管粘膜和上皮細胞,導致組織損傷。組織一旦損傷,就需要修復,這個過程需要細胞的分裂和生長。而每一次細胞分裂,都需要DNA全部複製一遍,這個過程不是100%準確的,肯定會帶來新的突變。這類突變是隨機的,絕大多數時候並不致癌,只有很少機會造成重要致癌基因突變。
但如果長期吃燙的東西,導致食管上皮細胞反復被傷害,反復修复,反复細胞分裂,反复突變,那導致癌細胞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了。
除了基因突變,反复損傷還可能造成局部慢性炎症。最近有很多研究發現,慢性炎症也會增加患癌風險,包括肺癌、結直腸癌等。這也是吃阿司匹林這類消炎藥,可能降低結直腸癌風險的一個機理。
食管真的挺不容易的。
事實上,幾乎所有人的食管都飽經摧殘。最近一篇論文收集了正常人的食管細胞,然後去做基因檢測。結果意外發現, 即使沒有得食管癌的人,也充滿了攜帶基因突變的細胞。 這幾乎肯定是由幾十年漫長的“損傷-修復-突變”過程帶來的。
少喝燙的東西,無法100%規避基因突變,但可以降低風險。
(三)
雖然前面說了半天的燙食,但在中國,它只是導致食管癌的一個次要因素。中國食管癌高發的鍋不能完全丟給燙食。
真正排在中國食管癌發病第一和第二位的風險,是另外倆能進入食管的東西:
煙和酒! ( 喝燙茶導致食管癌?配上抽煙喝酒才真是危險了! )
一個重要的證明,就是中國每年近50萬食管癌患者中,約70%都是男性。
據2019年《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中國男性食管癌裡19.2%是因為喝酒,18.6%是因為吸煙。
而且我以前專門說過,中國很多人由於遺傳基因不行,無法順利代謝酒精帶來的一級致癌物乙醛,所以喝酒造成的身體傷害,包括產生基因突變的概率遠超過歐美,這可能是中國食管癌特別高發的重要因素之一。 ( 毫無益處! 「飲酒養生」的說法可以休矣。…
